-
在隆回县岩口镇小的校园里,有那么一个特殊的孩子。你看不到他的笑容,你看到的是他走路的时候永远低着头,你看到的是他经常孤身一人,这个孩子就是六年级106班的马凯同学。相对于同龄的孩子而言,他多了几分沉默。这份沉默缘自于他那只残疾的腿,据了解,他的腿是先天性残疾的。他的家境不宽裕,又是留守儿童,身边的关爱少,多的是别人异样的眼光。所以他的成长之路,并不快乐。当笔者给他拍照的时候,问他,你能笑一个吗?他
-
“你好,我是黄龙镇群众工作站工作人员,今天来您家走走,你有什么问题或者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见可以尽量提。”这是粗石村驻村干部羊鸣走进村民家后说的第一句话,也是该镇干部走访常态化的一个缩影。黄龙镇为进一步深化干群关系,联系群众、走进群众,切实发挥群众工作站职能,改善群众工作现状,了解社情民意,为县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搭建起了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做到“高、新、实”。思想高认识让每一
-
上午第二堂才是语文课,我如往常一样健步走上讲台:“上课!”学生们也一如既往地随着我的话音一落齐刷刷站起来:“老师,我爱您!”听到这句平常没听过的话,我一时错愕了:出啥情况了?谁串通了全体学生,擅自把“老师好!”改了?或许是明白我的惊讶所在,一些同学憋不住了:“老师,今天是五月二十号,我——爱——您!”听了这谐音,我顿时回过味来,看着一张张幼稚却真挚的脸庞,心里一股暖流也不可抑止的涌动、翻滚、沸腾着
-
“人在基层、心在家”黄龙镇由于交通便利,距离县城近,“干部走读”现象相对严重,黄龙镇为彻底根治干部走读乱象,严抓考勤,着力在“三不”上下功夫,杜绝干部“走读”。注重宣传引导,让干部“不想”走读。印发《黄龙镇集中整治干部“走读”问题行动方案》,明确整治重点、方法步骤和处置“走读”干部的程序。积极组织干部签订《严守工作纪律,杜绝“走读”行为承诺书》,将整治干部“走读”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传递到每位干部
-
近日,一段名为《任性的领导讲话》视频引发网友热传。视频中的干部大爆粗口,“国家规定是狗屁”、“我说他谁是腐败就谁是腐败”等言论令人瞠目,大开眼界的同时也令人匪夷所思。一位国家干部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土皇帝”派头,这种“派头”从何而来?干部爆粗口虽说不雅,但粗口的内容却折射出扭曲的权力观。身为公职人员,身份不同于普通群众,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若有不良行为,则影响着整个社会公众的信心,最终透支着
-
课改,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新秩序下的“不二法则”。不同的是,每一所学校,都会在这个“不二法则”下有各具特色的生动演绎。每一所“站在巨人的肩上摘星星,在学习别人的过程中成就了自己”的学校,近年来呈现出的教育新气象,正得益于对课改的演绎创新。5月4日上午9时,县教育局业务局长朱美军召集县教师进修学校业务骨干与县教研室业务精英,在县教育局七楼小会议室召开了课改指导与督查动员大会。
县教育局周光辉局长强调说
-
“五一”假日期间,笔者与几位县政协委员应邀去乡下参加了三场喜宴,在感受到乡村可喜变化的同时,农家自办酒席中暴露出的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问题也令人忧心。笔者发现,农村酒席承包者大多是临时拼凑人员打“游击战”,拉着厨具走村串户,谁家需要去谁家,酒席卫生无法保证,脏、乱、差问题突出,饭不洁,菜不净,餐具不消毒,垃圾遍地扔,污水横流,蚊蝇乱飞。交通车辆隐患大,酒席承包者拉客人的车辆大多是报废车、
-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基层干部只有讲规矩、守纪律,才能做到有权不“任性”,才能把权力真正用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上。因此,基层干部需先做到“五慎”。基层干部要慎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从最细微、最隐蔽的言行上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因此,基层干部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也要做到高度自律,坚持按照规矩、按准则办事,不做任何有违法律、制度、道德之事,时刻绷紧理性之
-
目前重庆、上海、山西、沈阳、贵州、河南等省市卫生和社保系统出现大量高危漏洞,数千万用户的社保信息可能因此被泄露。(《经济参考报(微博)》)社保系统已经成为个人信息泄露“重灾区”。目前围绕社保系统、户籍查询系统、疾控中心、医院等大量曝出高危漏洞的省市已经超过30个,仅社保类信息安全漏洞统计就达到5279.4万条,涉及人员数量达数千万,其中包括个人身份证、社保参保信息、财务、薪酬、房屋等敏感信息。社保
-
笔者扎根边远山区30多年,亲身经历和目睹乡村底层教师的艰难困苦,如去年某学校一位老师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成绩突出一直参加中高评聘,到退休了仍未评上,带着遗憾而去,还有一位常被同行称作“工作狂”、“拼命三郎”,把青春智慧奉献给山区教育事业,扎根瑶山32年的外乡教师想评特级教师,却得到上级有关负责初审的人员说,这位老师的材料虽然很充实,但没有指标,多可惜啊!最近,笔者从《中国教师报》和网上获悉,中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