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动物都有私欲。为了不让私欲无限膨胀,文明社会总是引领着人类向公平、善良、互助等美好的方面发展。然而,动物的本能是自私的,避免谈人性的自私那是伪善。正反两面的矛盾,无时无刻地存在于社会生活当中,相互作用推动着文明的进程。在当今社会,人们少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观念使得人性物欲横流。但是,泛滥的自私自利,给人们带来的不是幸福和快乐,而是无穷无尽的浮躁和烦恼。所以,窃以为人们在生活中务必要时刻戒备各自的嫉妒心、虚荣心和贪婪心。
有着嫉妒心的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见不得别人有成功。别人有了成就,心里就不舒服。不是把别人的成就作为激励自己的经验,而是当成一种不舒服。不与别人分享快乐,反而把别人的成就当成了自己的烦恼。其实,这种阴暗的心理,出于一种极端的自私。是把自己的痛苦建立在别人的快乐至上。于己,是自寻烦恼,伤心伤身体;于人,伤情伤和气,别人敬而远之,陷自己于孤立之中,有百害而无一利。
过分追求虚荣其实是不自信的表现,是缺乏实力的表现。一时的虚荣满足了一时的心理需求,却给人一种不实在的感觉。考试搞舞弊是虚荣,写论人抄袭是虚荣、仰慕高富帅更是虚荣……齐宣王滥竽充数是虚荣、皇帝的新装是虚荣、亩产一万斤是虚荣……太多的虚荣存在与我们的生活之间,而最后的结局无不像七彩的泡沫。
“慕荣”之心,人皆有之。我们何不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努力去实现自身的价值?有追求而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的辛勤耕耘,才是最心安理得的收获。这种收获,才是水到渠成、名至实归的无上荣光。
人最忌的是有贪婪之心。孔子的“一箪食,一瓢饮”而其乐融融,那份淡泊令无数人所向往。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贪婪的私欲,令无数的人锒铛入狱。面对权力、金钱、美色,人性的贪婪之心膨胀起来,得意忘形地如入宝山而忘归,最后总会被神火烧死。贪婪让人失去了道德和良知,医生把患者当成了摇钱树,老师把学生当成了聚宝盆,恨不得把自己想要的尽收囊中……把金钱当成了人生最大和最高的目标。其实,这样的人,活得最累最辛苦。
淡看人生不是对生活的不负责任,而是一种有了人生积淀之后的超越和境界。一个人什么时候淡漠了嫉妒心、虚荣心和贪婪心,这个人就实现了这种超越。自己的不能多要、别人的不能少给、公共的不能贪图,你会活得很轻松、很快乐。
新宁五中蒋双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