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体育在线_bob电竞官方下载-彩票|官网

图片
您好!欢迎访问到大发体育在线_bob电竞官方下载-彩票|官网: 登录注册
文章
  • 新宁八零后青年自筹资金在高寒山区建造标淮化泳池免费向社会开放
  • 当前位置:邵阳三农网 > 资讯 > 三农时评 > 文章详细
    大杨桥记忆
          2019年“五一”小长假,时代中国网文化公益进基层活动行走邵东县,在美丽的灵官殿镇内宣传红色教育知识,并拜谒了衡宝战役的一些遗址。怀着对长眠于中乡宝地的革命烈士无限的崇敬,在灵官殿镇内看到有几十处群众自发建立的革命烈士墓碑,在灵官殿镇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建起了衡宝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每个烈士墓地前鲜花清晰明见,这说明中乡人民始终没有忘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回来今天的和谐社会,在灵官殿镇的几天走访中,一座名为大杨桥的故事使我记忆犹新,久久在脑海中回荡。
          大杨桥,座落在邵东县灵官殿镇的中乡,由原邵东县茶子山乡双江村的羊家庄生产队和大山岭生产队(羊家庄、大山岭群众简称“大杨人”)携手于1978年冬筹备,次年动土开工,1981年竣工。竣工时,当时两个生产队里的人数109人,现在已有28人离开了我们。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眼看着老人们慢慢的离去,当时由强壮的精干小伙也步入老年的变化,激起了我对“大杨人”顽强拼搏、大爱无私的共产主义精神的历事回忆。
          说起大杨桥,这里先介绍一下我的母舅罗林美。罗林美,中国桥梁学家、水木工程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茅以升的慕名弟子。他从小聪明伶俐,又得到高人指点,后来,他成了名符其实的名石匠啊。哪个时期,整个宝庆府的行人都知道他的石匠工艺,手艺精、花样多、创意独到之处,且阅人多矣,有足智多谋的智慧。
          1978年,那年刚好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时,我们两个生产队的人员到辖区内去赶集,卖点小菜时都要绕走村里的程家湾的大桥。程家桥也是我们村里通往墟集的唯一之道,如果要到邻里去赶集要经过一个地名叫羊家排,实际就是以前放羊走的陡坡上的一道山道,极期危险,且有一二公里路长……基于这些,大爱而细心的罗林美倡导,以业内熟悉的技能向邵东县人民政府申请资助我们修建大杨桥的构思,在没有施工设计图纸的情况下,全是靠罗林美的脑中记忆把桥的构图描绘得实用性太贴切。
          几经周折,在任职邵东县交通局的曾春林的帮忙下,县政府拨款3000元用于修建大杨桥,有了部分资金,还有选地,在得到本村支部书记程金星和邻乡村民申伯仲书记及全体村民的支持下,在位于现灵官殿镇与佘田桥镇的相邻处,东经111°30′-112°05′,北纬26°50′-27°28′之间。原轩辕皇帝下江南时路过的板栗山上边,现梵刹寺旁落址修建,样式仿古法修建的石拱桥,它既有单拱、双拱、多拱之分,拱的多少视河的宽度来定。一般正中的拱要特别高大,两边的拱要略小。依拱的形状,又有五边、半圆、尖拱、坦拱等之分。
          根据当时的构想,因河面宽约100米,大桥分两个大拱,且在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两大拱中有三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在两个生产队队长罗容夫、周冬生的带领下,大杨人在保持春播夏收、秋播冬收的农活外,挤出了完全属于自己作息时间,没日没夜的为修桥奉献,主抓工程技术的罗林美、助长罗顺银他们是不可能不在施工现场的啊,夜以继日守护着大桥的建设,记得是夏天开工,当时筑好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建筑物梁墩。由于桥台位于桥梁两端,并与路堤相接,兼有挡土作用;墩位于两桥台之间,桥梁墩台是桥梁基础建设的关键一步。
          首先要把位于靠近公路旁的墩位修好,因属干地只要挖到硬实地就行,几经实干终于修好,接着就是要修大桥的关键支点桥墩,当时河床上有约2米多深的河沙啊,是队上精壮人员连续工作的几天几夜挖基础,让桥墩落到实处啊,一边挖啊挖啊,哪时从县公路局借来了一台抽水机不够用啊,硬是他们用水车,水桶、洗脸盆把圈内的水一桶一桶、一勺一勺的掏干啊,可是刚要完善准备下石头砌时,老天下着大雨啊,河里涨水了啊,把围拢的基础圈子冲垮了啊,使二十几个强壮劳动力几天没日没夜的掏水干活付诸东流,真让人心疼啊!
          过了几天雨停,河里涨水已退到基本水位约30—40厘米高,在罗林美亲自指导下,精壮能干的罗顺银、罗秋美、罗光仲、罗丁生、周顺轩、周冬生、周顺生、周根生、周安成、曾桥生、曾得生、罗桂华等人组成硬骨头敢死队,带领二个队里的稍微年高的劳动力及妇女少年,把围拢圈加大筑牢,连续干到河床实底呈现,且忘我疲倦的把基础扎扎实实砌上啊……他们几天几夜的吃喝拉撒就是在哪个桥墩几米之内啊,妇女挤出时间回家里做好米饭和拿点咸菜送到工地啊,也没有歇息一下啊,当时情景人们如没有在现场是体会不到的啊!硬骨头敢死队队员们那几天身上几乎没有一片干衫啊,全是被汗水、泥水湿透了啊,总之在夏天把桥墩奠基好了啊。
          有着传统顽强拼搏的“大杨人”激情猛进,施工环节一节一节进行中,冬天就是开山错石筑砌桥梁把桥两岸的桥台平台砌好,由于当时经济不太理想,砌边坡就是用的就地取材的黄土拌点河沙、石灰叫三合土,施工顺序一般是由低到高,紧接着就是对桥拱的砌筑 做到了错缝搭接,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外面用水泥沟缝,组砌得当,接搓可靠 实属奇迹。
          1979年初,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越南作战的通知。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评论文章。当天凌晨4时半,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国军队,以9个军的兵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空军部分战机起飞,沿边境我方一侧巡逻,海军部分战舰进入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
          做为相邻广西的湖南邵东更有保家卫国的责任。为支援抗击越南自卫战,一向爱国的大山岭队和羊家庄队里人民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加快建桥的速度。桥面子的青石头从县内30公里外的火厂坪乡运来,里面的填充石就是当地的粉毛石啊,日夜兼顾,肩挑手抱,把石头一个个的排列好灌浆满缝,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兢兢业业的把第一孔合拢……
          当第二孔工程进行到一半多时,遇上洪水,木架和已砌成的部分被水给冲毁了,哪个晚上又是狂风暴雨啊,后就河里猛往上涨水,原本条件不乍地,经大水连同河内的垃圾拦在支撑竿上,承受不了的重力加推力,使原本快合拢的桥面垮塌了啊,部分木撑竿和钢钉拉马有部分被大水冲走,损失人力资源不说,水泥石头可不是一般的代价啊……一贯自强不息的“大杨人”就是不服输,待河水退下之后,硬是把掉进河里的石头,被大水冲走很远很远的一颗一颗的扛上来啊……办法总比困难多,一部分人就去队里山上砍伐一些树木扛来做撑杆啊!建桥工地离山地蛮远啊,而且山高坡陡。约2公里远的山坡路,重的树木一根有二、三百斤重,全是肩扛下来的,备足材料准备第二次合拢。
          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两句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可我们“大扬桥”是“一桥飞架东西,曾经相隔十里现近咫尺”,修建大扬桥历经(大杨人的多少心血,都未能实现,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必能成,听说5月份日本健儿分两路都登上珠穆朗玛峰了。我们连座桥都没有修成,大家纷纷献策,后在县交通局曾春林亲自察看后,重定方案,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无畏精神,第二次重新开工。那时已是冬天,大杨人冒着寒冷的北风干起来……好事多磨,在桥面合拢后,由于地势和洪水的原因,还是差点垮塌了,好在发现及时,紧急补救,桥梁的大体结构总算保住了。
          自从78年大桥建设动工以来,因地处两河,是两乡几个村的必经之路,所有的材料都是要有人看管的,夜里两个队里的成人都轮番着在工地过夜守护着材料,(因为政府当时就只有资助3000元,买水泥都不够用啊),就是水泥、石灰、撑杆及工具等等一点也不能丢啊,厉行一千多日日夜夜守护啊……
          记得第二次合拢的倒塌险情还是我第一个发现的啊,寒冬的夜很长,我们在临时搭建的茅草棚内睡觉啊,每个晚上4人,棚子内四处漏风,外面下大雨,棚内满下雨,根本就是无法入睡的地方。我晚上起来小解,发现河水有涨的声音,于是就拿起我们唯有的一个手电筒去照看,哪时我们晚上在家在外都用“马灯”照明呢,水还真涨了很高啊。我马上叫醒了周冬连、罗有和、周得元,一起去看看涨水对刚合拢的桥梁有没有影响时,发现河下撑杆上拦着很多杂草垃圾。当我们清除垃圾杂草时,挨着桥面的撑杆被大水冲得有松动了啊,我们四个守夜人摸黑冒险想法加固,一直忙到天亮才叫来大发体育在线的人帮忙。
          寒冷的冬天,打着白头子的霜啊,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呢,我们几个人的手冻得僵硬得弯曲都成问题了啊,后队里人因为听说,辛苦合拢的桥又要塌了,大伙放下所有活,一起来到桥头想办法,去砍树的砍树,扛石头的扛石头,加固的加固啊,大家空着肚子忙碌到上午大约十点多了才弄好。好在发现及时,紧急补救,桥梁的大体结构总算保住了,可是因下塌至今留下了险险于堕的感觉啊,后面因为主体工事完成,接下来就做桥上加小孔及填补工作了,桥面总体于1981年完工的。
          因为大杨桥属于大山岭和杨家庄二个生产队主要出力修建,沿途两岸相邻热心人员免费出力相助,自一边生产一边出力,除了毛石在附近山上自开采背挑手抬运到桥面以外,水泥石灰,且硬度较强的青石都是要省吃俭用花钱去买,县政府除资助3000元后,也就是没有再来资金资助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大杨人”的英雄本色,在后来几年中,就是肩挑手提的,在附近山中把粉毛石和土,填补,至使桥面暂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很多年青的从学校毕业就去外打工,这修桥的活苦是苦了这些30年、40年后加50年初出生的老将们,他们用汗水加心血事护起这座自制的土桥啊,按原来70年代,普及汽车还是很遥远很遥远的事,可意识超前的罗林美,长眼光看未来就是不一般,当时就把桥面设计为6米宽了,桥身长50米,加引桥头约10多米,共68米长东西桥,因为由大山岭队和杨家庄队二个队主要出力修建后命名为“大杨桥”。
          历经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大杨桥的顺建成功,使原来民安大队的夸口庙、贺家湾、农老冲、罗家湾、庙边屋、申家屋、有志塘等、大全大队的9队,10队及王家屋等,双江大队的塘家湾、李家湾等部分农民砍柴种地提供了有利的方便。方便了邻近各县,区、乡、村的国际友人、海外华人、港澳台同胞,及名扬中外的各位精英的回乡祭祖、春节拜年走访。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 经济的大发展,大杨桥两岸原来的60年代,70年代 80年代到90年代修建的房子统统都翻了新,大山岭队整体从山上移居山下,有些还是2000年后修建的房子也旧房改造,如今沿途新房比比皆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然,一栋房子修建所用的石头、砖瓦、河沙、石子、水泥、钢结构、门窗等等从桥上通过的不低于800多吨啊,还有原来的斗棚冲开发了铅锌矿的选矿区,每年的山上山下、田中土里、粮食作物、瓜果蔬菜、谈婚论嫁等等哪一项都离不这座桥梁啊,最重的车辆从桥上通过可能有80吨之重啊,2019年双善村的乡村道路已硬化,且大杨桥是村通往县城的最近之路,今后的小康生活更会离不开使用大杨桥了。俗话说,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大杨桥的竣工使用已有39个年头了,也该好好歇息检测一下,除险加固整修,甚至重建一座新的“大杨桥”!大杨桥毕竟是70年代的乡村经济水平修建的,仍服务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经济发展,绝对是力不从心?!?!
          保护大杨桥,是万民所向,修复大杨桥更是迫在眉睫!!! (周秋连)

    文章评论
    我要评论>>
    理事会成员 | 会员注册 | bob电竞官方下载:我们 | 服务范围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专家顾问团 | 网站招聘 |
    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涉农信息门户 工信部网站备案编号:湘ICP备19014692号 直通管局:工信部
    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出处 邵阳三农网工作交流QQ群:147232156 本站引用或转载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本站
    投稿邮箱:910569090@qq.com 技术支持 创新科技
    湘公网安备 430511020000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