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防暑降温。茂盛的水草能遮挡直射的太阳,确保在炎热的夏季网箱水温在30℃以下。
2.改良水质。因投喂动物性饵料,网箱内的水质极易败坏,继而产生有毒物质危害黄鳝。水花生、水葫芦等水草具有较强的吸污净化水质的功能,有明显的改良水质的作用。
3.支撑鳝体。黄鳝无鳃,它借助于水草的支撑就可以停留在水的表层栖身,鼻孔露出水面直接呼吸空气,减少在水体上下频繁游动或伸缩而消耗体力。水草是网箱中黄鳝的“家”
-
国水产业发展跌荡起伏、机遇与挑战并存,也是水产业改革创新逐步走向成熟,在此期间,养殖管理掀起改革创新浪潮,水产品质量安全得到空前重视;优势水产品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大面积养殖发展空前高涨;水产品市场风云变幻,上半年水产品价格一路飚升,而美国商务部所谓的“虾倾销”裁定恰似一瓢冷水,凉透了曾经三分天下的我国虾类水产品出口市场,“东边日出西边雨”,前进的道路上喜中有忧,忧中有喜,恰似一幕幕人间戏剧轮番上
-
一、池塘条件
1.面积:池塘长方形,有效养殖面积5.1亩,池底有环沟和滩面,环沟面积约占池塘面积20%,沟深30~50厘米,池底向排水口方向略有倾斜,便于排水。该塘过去是鱼种池,经改造后用于河蟹养殖,已养殖河蟹多年。
2.深度和坡度:汛期最大水深2.1米,平均水深1.5米,坡度1:2.
3.池塘水源水质:水源为京杭大运河水,水量充足,水质清洁无污染。池塘靠近干渠,水位落差较大,进排水方便。
-
夏季既是河蟹、青虾生长旺季,又是天气多变,水质易变化的季节,容易暴发疾病。蟹、虾如何安全度夏。
一、调好水质
河蟹、青虾混养塘透明度控制在50~60厘米,pH值在7~8之间,溶氧每升4毫克以上,亚硝酸盐小于每升0.02毫克,具体水质调节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换水:夏季换水次数、时间、换水量主要根据水质、天气情况灵活掌握,一般7~10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20%左右。
2.施生石灰、过磷酸钙
-
黄鳝(Monopterusalbus)不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补血、补气和治疗风湿、虚劳咳嗽、中耳炎等疾病的功效,素有“小暑黄鳝胜人参”的美誉,目前已成为我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黄鳝在天然水域中较少生病,但随着人工饲养尤其是网箱养殖的数量增多,密度加大,加之苗种短缺,滥用药物,水质恶化,黄鳝病虫害逐年增多。
黄鳝网箱养殖病虫害较多,大致可分为5类:一是生态性疾病,主要是收购运输
-
夏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因而池塘的科学管理也尤为重要。夏季水温较高,病菌繁殖加快,鱼类生长代谢增强,所以鱼类发病的可能性加大,传播性加强。所以,夏季池塘养鱼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施肥
夏季是投饵量最大的时期,也是鱼类生长旺盛、耗氧量大的时段,不提倡施用有机肥,而应采用无机肥,以减少对池水的污染。具体施肥量依池水肥度、水质情况、天气情况等确定。一般将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水色为茶
-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会商分析预测,2012年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发生程度重于2011年,预计发生面积15亿亩次,同比增加5%。其中,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为主,全国大部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0.4亿亩次,同比增加5%;病害以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为主,总体为中等至偏重流行,发生面积4.6亿亩,同比增加6%。
一、发生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