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三农网讯:“这一片金灿灿的稻田就是今年4月底插好的早稻秧苗,你看这稻苗长得多整齐划一。现在育秧有集中工厂、插秧有智能机械,收谷有联合收割机,出售有国家粮食储备库,全过程还有农技员全程免费跟踪指导,种粮越来越有科技范儿!”在檀江街道多田村老农户朱登元家承包耕作的高标准农田,当地世居农妇朱利新杀猪匠一边骑着三轮电动车走村串户叫买猪肉,一边尽情欣赏丰收在望的金色稻浪放声高歌。
檀江街道多田村的金色稻田惹人爱
民以食为先,家以谷为安。近年来,邵阳市大祥区檀江街道坚持科技赋能,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以组织引领守牢耕地红线,以服务赋能提升生产效能,以多元联动延伸产业链条,三向发力全力筑牢乡村振兴“耕”基。
聚焦组织引领,下好耕地保护“一盘棋”。强化宣传动员。依托“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村民院落会、“田间课堂”等载体,开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中央一号文件专题宣讲30余场次,发放“八不准”宣传手册、告知书7000余份,让“耕地保护,人人有责”的理念深入人心。强化巡查监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高位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党工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9次。结合片组邻“三长制”工作,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化巡查网络,及时发现制止乱占耕地建房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强化责任落实。街道班子成员包片认领耕地保护“责任田”,对卫片执法、自然资源督察实行“一斑一策”精准治理,严守耕地红线。
檀江街道多田村的稻田绿油油
聚焦服务赋能,打好粮食生产“组合拳”。夯实种植基础。建立“街道包村、村包组、组包户”网格化责任体系,通过民情恳谈会、入户微宣讲等形式,全方位解读耕地地力补贴、早稻集中育秧补贴等政策,充分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探索“闲置土地 + N”模式,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农田整治等举措,2024年度新增双季稻种植面积500余亩,整合土地资源近700亩并完成地力提升。提升设施水平。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统筹整合资金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完成3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新建(整修)水利电排20座,整修山塘近30口、灌溉渠道5公里、机耕道2公里,高质量完成多田村高标准农田、六甲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技术支撑。组建“党员专家+田秀才”技术服务团,让“良种良机良法”直达田间地头。全年开展种粮大户培训6次、田间现场指导60余次,病虫害统防统治率超过96%,2024年高标准完成8000余亩水稻种植任务。
檀江街道多田村的双季早稻水绿肥足丰收在望
聚焦多元联动,跑出产业提质“加速度”。聚焦主体培育。实施“头雁培育”计划,扶持种粮大户、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等12家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粮食生产队伍。创新推出“政策性保险+商业补充险”双保险模式,让农户种粮更安心、更有底气。聚焦链条延伸。整合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加快发展水稻集中育秧产业,2024年建成2家集中育秧工厂,实现育秧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有效提升育秧质量和效率。聚焦示范引领。推进“千百工程”示范创建,打造街道千亩粮食生产示范基地1个,村级百亩示范点6个,设立党员示范岗17个,通过“科技来赋能、党员示范种、现场观摩学、技术结对帮”,辐射推广先进的水稻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经验,推动全街道各村组院落的早稻、中稻和晚稻生产都能获得大丰收(刘绍庆 尹仕民)。
檀江街道易立农业发展公司集中育秧棚科技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