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寺原名朝阳庵,位于大新乡雪峰山余脉红岩山对面山顶上,始建于宋神宗熙宁年间。朝阳庵一半毁于战火,一半毁于“破四旧”。1979年,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1981年,经新邵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批准恢复朝阳庵,当即改为“释印寺”,并被定为“新邵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碑为记。
重建朝阳庵(释印寺)工程浩大,困难重重,尤其是资金缺口巨大。为了弘扬佛教文化,常住释常修法师秉着“弘扬正法,广利众生”之精神,以一颗报效桑梓之善心,毅然承担恢复祖寺之重任。三十余年来,释常修法师不顾身体虚弱,为筹集善款四处奔波,克服重重困难,募得资金千万余元,逐步修复释印寺。至今已修通释印寺的水泥公路,建成山门、大雄宝殿、卧佛殿,千手观音殿、药师殿、地藏殿、关帝殿、念佛堂、菩提楼、祖师殿、南岳殿、客堂、斋堂、寮房、法宝流通处、藏经阁、大理石围墙、太阳能路灯、高压电线路等,占地面积达10余亩,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其他配套设施正在续建完善中。住持释常修法师一向慈悲为怀,在31年里陆续收养过12名弃婴。最小的才出生7天,甚至有脑瘫儿。她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善心和爱心敲诉着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1984年至今,这12个“儿女”不管路再远、事再忙、天再寒,都要千方百计常回家看看自己的“妈”。
千余年来,释印寺以瑰丽的山水风光及脍炙禅净二门的声誉,赢来无数文人墨客及帝皇将相的向往。他们或吟诗,或题刻,使之声名远播。相传南宋期间宋理宗赵昀16岁时曾“下放”到邵州,被派到邵州担任防御使,心情郁闷。一天,他在一干人员陪同下,溯资水而上至新化小三峡“百里河廊”之地(当时小三峡属于新化境内)不禁豁然开朗,惊叹不已,口占两句:“两岸悬崖陡峻出,一江绿水漫天来”, “百里河廊”使他精神抖擞起来。他听说岸上朝阳庵风光旖旎,欲上岸观赏,但地方官谏言:匪寇甚众,不宜前往。故作罢,便吟诵两句:“纵有仙境赏不得,空过峡天志未摧”,留下终生之憾!
如今的释印寺(原朝阳庵)建筑远胜于昔日。四周群山环抱,峰峦迭起,中间一山峰突起,释印寺便座落在山顶上,如同莲花蕊,因而人称“莲花山上一释印,天下名山僧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