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目睹某乡村一座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因其施工质量差和设施布局的不合理等,不切合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造成村民集群上访。其实,在水利冬修工作中,这不是个例,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随着农村土地经营体制的变化、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以及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水库、山塘、渠道、排灌站等小农水建设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形成了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金为辅的投资方式,以水利项目建设为主、自主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辅的建设方式,以机械化操作为主、农民群众人工劳动为辅的作业方式这样一种水利建设格局。这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规模,保证建设投入,提高建设水平和建设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党和政府大力开展小农水建设、安民惠民强农政策落实的重要体现。
但是,正是由于农村土地经营以家庭承包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当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状况的复杂性,小农水建设工作还应该继续提高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在水利冬修工程建设的安排上,应该注重农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在工程建设的监管上,应该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并使之发挥作用;在具体的工程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广泛吸纳当地群众的意见与建议,确保水利设施的使用价值。要保护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群众发扬主人翁精神,为小农水建设贡献聪明才智。只有如此,才能使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小农水建设真正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高春奇)
编辑: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