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三农网讯:“水泥路通到了农家院落,路灯照亮百姓生活,大喇叭响彻云霄,一栋栋高楼耸立,漂亮媳妇迎进了新房……”11月28日,隆回县鸭田镇李家村“村村响”大喇叭正在播放歌曲《好日子》。这是该县农商银行驻村开展精准扶贫给该村带来的可喜变化。
李家村共有800余人,5个村民小组。由于地处偏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去年6月,隆回县农商银行进驻该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该行董事长许光先后多次与扶贫工作队成员深入该村调研,岀点子、想办法。他还多次对全村五保户、特困户、受灾户开展上门慰问共计130多人次,嘘寒问暖累计发放慰问金8万多元。为改变该村贫穷落后面貌,扶贫工作队与该村“两委”通过调研,首先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该县农商银行投入资金23万元,为该村安装了66盏路灯,点亮了乡村夜晚和村民致富心灯。同时,争取上级“村村响”为民办实事项目,全村安装了9只大喇叭,将党和政府的政策、致富信息及时传递到农民家门口。
为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该村将原有的泥泞毛马路扩宽加固延伸硬化至村组和农户集中院落,硬化了3公里长4.5米宽的村道,目前又在实施村级公路窄改宽2.32公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既保障了村民安全便捷出行,又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运输,农户兴建房屋建筑材料能直接运到了工地。该村5组有46户村民,以前由于道路泥泞洼洼坑坑,货车无法行驶,村民只好望路兴叹。由于交通不便和运不进建筑材料盖新房,该组有10多个30多岁的男青年没有娶上媳妇。去年9月,“村村通”道路延伸硬化到该组村民家门口“最后一公里”。该组村民依托交通优势,争相建起了10多座漂亮的新楼房。男青年罗某等一批大龄青年相继相中了对象,有的男青年从外地娶回了漂亮的“金凤凰”,过上了夫唱妻和的好日子。随着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大幅提了村民生活幸福指数。今年,该县农商银行扶贫工作组与李家村村干部一道规划产业发展项目,成立了隆回县亲甜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精准扶贫帮扶对象和群众40多户入社,建立了200多亩红心红薯种植基地,初步形成红薯生态种植、产品加工、市场销售一体化产业模式。目前,加干的红薯干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畅销市场,供不应求。现在,每天都有顾客开着小车到合作社来选购红薯干。
谈起隆回县农商银行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给群众带来的实惠,李家村支部书记陈治树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扶贫工作队驻我村才一年多时间,为我村群众兴办的件件实事村民有目共睹。现在,通过精准扶贫,我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变样,产业兴旺,幸福生活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百姓致富指日可待。”
据了解,该村有64户181名精准扶贫帮扶村象,正在通过兜底扶贫、技术和产业项目等扶持方式,逐渐实现脱贫目标。今年有20户精准扶贫帮扶村象通过该县农商银行金融货款实行兜底扶贫,其他精准扶贫帮扶对象正通过务工、技术、产业项目扶持。该村2组残疾人张善贵,今年通过精准扶贫技术培训后,饲养了30多头生猪,年内即可脱贫。现在,该村群众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和加工产业,日子越过越好。图一:硬化前村道路况。图二三四:硬化村级公路“最后一公里”通农家院落。(贺上升)